美国刚给日韩盟友捅完刀子,转头就急着找中国谈大事。
白宫一边对十四个盟友国家挥舞关税大棒,一边向北京释放缓和信号,这番操作把“美国优先”的霸道作风展露无遗。
特朗普政府最近向日本、韩国等14个国家正式发函,宣布加征25%进口关税。
日本税率比原计划提高了一个百分点,韩国则维持原定的25%征税标准。
这不是普通的贸易调整,而是杀鸡儆猴的威慑战术——美方高层公开扬言,若这些盟友胆敢采取报复措施,后续还会有更严厉的惩罚手段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美国正拿最听话的亚太盟友开刀,试图用极限施压迫使更多国家在经贸谈判中让步。
这套组合拳刚打完,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当天就调转话锋,隔空向中国喊话。
华盛顿摆出难得一见的温和姿态,表示希望未来几周能与中国高层会晤,重点商讨经贸合作与多领域交流。
这种前脚踹盟友、后脚递橄榄枝的操作,把"打一巴掌给个甜枣"的外交策略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中国手里还捏着张关键底牌。
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7月,中国已累计减持5577亿美元美债,持仓量从峰值的1.3万亿腰斩至7654亿美元。
特别是单月抛售189亿美元,创下当年最大单月减持纪录。
与减持美债同步推进的,是央行连续八个月增持黄金储备,到2023年6月末已达到7390万盎司。
这两项动作形成清晰信号:中国正在主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,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防火墙。
华盛顿此时主动寻求对话,显然带着多重算盘。
除了希望稳住中国这个美债重要持有方,还可能涉及施压中国在俄乌冲突、伊核问题上配合美国立场。
从南海到台海,从科技封锁到产业链重组,美国近年来的全方位遏制政策已严重透支两国互信。
中方对于美方的对话邀约保持着清醒认识。
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,任何平等互利的谈判都欢迎,但胁迫施压只会适得其反。
经济领域的动作更为直接,减持美债与增持黄金的持续操作,既是对美元霸权的战略对冲,也是在美债规模突破34万亿美元大关之际的必要风险管控。
中国不会因为美方突然放软姿态就放松警惕,更不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出妥协。
这场即将到来的会晤本质上是战略博弈的延续。
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大棒震慑盟友、通过对话接触稳住中国,从而巩固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。
但现实情况是,经过多年博弈,中国早已不是被动接招的参与者,减持美债与加强自主产业链建设的系列举措,正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。
华盛顿若真想达成实质性成果,需要认清国际力量格局深刻变革的现实,拿出真正平等的谈判诚意。
本账号发布的国际资讯及相关内容,信息源自公开渠道,虽尽力核实,但国际形势瞬息万变,内容或存时效性、准确性不足等情况。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见解,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,亦不构成投资、决策等建议。因使用本内容产生的一切后果,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。若内容存在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,感谢理解。
官方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