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观看了动画短片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影片以独特视角讲述了四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妖怪跳出舒适圈、追寻价值,从“为自己”到“为他人”的故事。其情节诙谐又引人深思,角色渺小却映射现实。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工作者,观影后感触颇深,影片中小妖怪的成长轨迹,恰是“向下扎根、向上成材”过程的生动写照。
“向下扎根”,是力量的源泉,更是初心的守望。影片中的小妖怪们并非天生强大,它们的能量与智慧深深植根于浪浪山的土地、河流与社群之中。这恰如乡镇工作,其最深厚的伟力孕育于群众沃土。若将基层喻为广袤大地,乡镇干部便是那亟需深扎根系的幼苗。唯有将情感的触角探入田间地头,将工作的脚步印满村舍巷陌,真正与乡亲父老同坐一条板凳,共话桑麻,倾听他们的急难愁盼,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,方能读懂基层这本“无字之书”,获取最鲜活、最真实的一手情况,从而使我们的决策与实践紧贴地气、充满温度。这种“扎根”,是对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优良传统的赓续,是褪去“机关气”、沾染“泥土香”的必然过程,是我们一切工作赢得民心、获得支持的根基所在。它要求我们摒弃浮躁,沉下身子,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初心、锤炼党性,将个人的成长与乡村的发展、人民的福祉紧密相连。
“向上成材”,是使命的担当,更是价值的升华。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并未因自身微小而放弃成长与贡献,它们在面对挑战时迸发的勇气、展现的智慧、坚守的责任感,驱动着它们不断向上生长,成为守护家园的重要力量。乡镇干部亦然。“向上成材”绝非追求个人职级的升迁,而是指在基层实践的熔炉中,不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、服务一方百姓的能力本领,成长为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。这需要我们:似“海绵吸水”,积极学习政策理论、法律法规、农业技术、治理经验,克服“本领恐慌”;似“钢刀淬火”,主动到乡村振兴、矛盾调解、应急处突等吃劲岗位经受锻炼,在啃“硬骨头”、接“烫手山芋”中增长才干;似“灯塔引航”,不仅自身要成为业务能手,更要善于团结带领党员群众,汇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。我们的“成材”,最终要体现为推动一方发展、守护一方平安、造福一方百姓的实际成效上,体现在乡村的日新月异和群众的笑脸口碑之中。
展开剩余32%“向下扎根”与“向上成材”并非割裂的两个阶段,而是相互促进、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。深扎的根须为挺拔的枝干输送养分,而树冠的丰茂也反向滋养着根系的延伸。在乡镇工作中,越是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就越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,激发创新的灵感,提升服务的精准度;反之,能力越强、肩膀越硬,就越能有效回应群众期待,破解发展难题,从而进一步赢得信任与支持,使“根系”更为牢固。影片中小妖怪们的成长历程,正是这种“根深”与“叶茂”良性互动的生动注脚。当前,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,基层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,这既为乡镇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,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。我们当永葆“闯”的精神、“创”的劲头、“干”的作风,在扎根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
身为新时代的乡镇干部,我们当自觉将“根”深深扎进脚下的土地,扎进人民的心中,在风雨洗礼中强壮筋骨,在实践磨砺中绽放芳华,努力成长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大厦的坚实基柱,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书写下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“成材”答卷。
发布于:河北省官方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